全国服务热线:13714579607
固话:13714579607
邮箱:2355497785@qq.com
公司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罗星街道归谷六路55号203室
随着近两年手机钱包的普及,所有以RFID硅胶腕带为银行卡的金融机构(银联和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钱包产品,如“银联钱包”和招商银行的“手掌生活”。可以看出,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和旧的金融机构都将手机钱包视为一个重点项目。
然而,对手机钱包缺乏应用场景的质疑一直存在。去年,Square钱包遇到了应用程序下架的尴尬。自去年以来,支付宝微信钱包超市推广了一场大战,本质上是为了铺设应用场景而发起的烧钱战。
一方面,各种公司都在推动他们的手机钱包,以确保他们的城市有足够深的护城河;另一方面,这些钱包往往只能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玩闭环,任何试图走出温室进入丛林的行为最终都可能会失去盔甲。
手机钱包真的是鸡肋产品吗?显然不是。即使手机钱包的整个商业环境还不够成熟,它作为未来的二向箔慢慢飘来,其攻击目标是人们手中的银行RFID硅胶腕带。
最近,业内有几则关于手机钱包的新闻。首先,在今年的62个促销活动中,银联开始推动银联钱包(银联的RFID硅胶腕带号码从62开始,所以银联每年6月2日都会做很多营销活动)。在6月2日前后的几天里,用户可以在许多地方享受巨大的折扣。
另一则新闻是被称为“宇宙中最大的银行”的中国工商银行,最近推出了一张HCE银行RFID硅胶腕带,也被称为亚洲第一张HCE卡。HCE卡的术语解释有点极客,简单而粗略地说,下载应用程序后,你的手机变成了一张银行卡。魅族MX4也有类似的功能,技术实现略有不同,但本质是把你的手机变成银行卡。
这两条新闻可以看作是传统金融机构对互联网公司疯狂攻击的趋势。然而,结合支付宝和微信在钱包上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行业在手机钱包产品上的一些共性和趋势:
每个家庭的手机钱包都在积极突破闭环
此前,支付宝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淘宝,而微信钱包则依靠抢红包和微信业务在闭环内支付。这使得如果钱包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它需要额外的商业场景来支持,所以它会显得特别臃肿。特别明显的是,招商银行的手掌生活,甚至连名字都不好意思叫钱包。
但最近各家手机钱包上的举动,显然是让商业归商业,钱包归钱包。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手机刷卡消费与支付宝和微信的扫码支付相同。应用场景不再是应用程序中的消费,而是完全独立于钱包应用程序——这与银行卡的消费模式完全一致。更有甚者,支付宝钱包里的“花白”完全是一张虚拟信用卡,而“借白”可以看作是信用卡的提现功能。
大多数手机钱包都有NFC功能
支付宝钱包很久以前就开通了手机的NFC功能,招商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手机钱包直接基于移动NFC支付。这样,这些手机钱包就可以与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信用卡POS机通信并完成消费(支付宝钱包不能使用,因为银联的POS机不对它开放)。
也就是说,这些基于NFC的手机钱包在物理特性上与银行芯片卡一致,有能力在POS上刷卡。手机钱包对芯片卡的模拟也符合央行积极推广芯片卡的号召。
每个家庭的手机钱包都在削弱银行卡的存在
所有的手机钱包在打开之初都需要绑定一张或几张银行卡,然后在后台隐藏银行卡数据,把所有的交易都交给钱包来完成。这层包装可以为用户提供极大的便利。用户不需要关心每张银行卡上的数据。手机钱包是银行卡管家。
大多数银行手机钱包也希望取代银行卡的物理形式,支付宝和微信更进一步:用户不需要担心银行卡余额不足,只要你所有银行卡的总数足够;不需要回忆每张银行卡的消费密码,查询密码,只有一个钱包密码。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新兴的互联网公司还是老机构,手机钱包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都有默契:我们选择消除银行卡作为战争的最终目标,手机钱包将成为超级银行卡,覆盖甚至取代当前用户的各种银行卡。
这张超级银行卡不仅消除了用户在物理形式上携带多张银行卡的麻烦,而且因为手机本身的各种属性给银行卡的固有功能带来了许多新的亮点:在过去,银行卡只是消费过程的一部分,任何操作都需要其他设备的帮助。但手机钱包使超级银行卡自然具有互联网功能,消费、查询、转账等多种操作可以独立完成。
更有想象力的空间是手机钱包的现金提取。不久前,互联网上有一段关于支付宝钱包的视频,称通过支付宝搜索最近的人,将钱包余额转移给他,他为你提供现金,实现所谓的“滴滴钱”功能。这可能是愚人节的笑话,但作者确实看到了平安集团一个钱包的内部测试功能,即向便利店收银员支付一个钱包的余额,然后从收银员那里获得现金,实现“把便利店变成你周围的自动取款机”的宏伟蓝图。
此外,由于手机可以帮助后台进行各种动态验证,如短信验证码、动态密码等,在某些情况下,其安全水平将高于银行卡。此外,手机钱包还可以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甚至位置,这比银行卡要先进得多。
新技术带来便利,新技术也带来风险。手机钱包化身超级银行卡确实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创新带来的问题从未遇到过。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安全
过去,通过银行卡消费,整个过程需要多个设备共同完成,这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这给使用带来了麻烦,但它相当于在安全方面为交易增加了三把锁。手机钱包的整个交易高度依赖于手机设备,所以即使锁是先进的锁,它毕竟也只有一把锁。
互联网上一直有许多令人震惊的新闻,提醒人们手机丢失的风险,以及手机被病毒攻击造成的损失。虽然有些新闻有点夸张,但它们不是无中生有的。
今年的另一则新闻提醒人们要注意SIM卡的安全:犯罪分子补办了用户的SIM卡,然后把用户支付宝里的钱转走了。听起来很奇怪,不是吗?但这是真的。
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隐私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狗的时代已经消失了,你所有的属性和行为都是商业公司眼中的数据。
也许你仍然停留在“手机钱包只是简单地记录你的消费行为”的认知水平上,但不要忘记手机钱包的许多功能都是基于用户的信用调查。也就是说,它知道你的身份证信息,你的银行卡数据,你的贷款还款,甚至你的亲戚和朋友的信用记录。哦,顺便说一句,现在还有钱包在建立自己的信用调查系统,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是你的政府。
作者不排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基于居民信用记录的各种行为,这是发达国家的常态,但作者不同意信用信息泄露和任何商业行为使用这些个人私人信息,更害怕商业公司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我是一个人,而不是你眼中的数据。
经常被遗忘的问题是监管
也许中国人长期以来管理得太多了。许多商业行为喜欢把自己粉饰成反抗模式的先驱。然而,商业不是简单的叛逆。金融是国家的重要工具。它不能容忍只关注短期利益的商业行为。近年来,P2P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个人网店已成为信用卡套现的重灾区,POS也为洗钱提供了便利。这些都是对新兴金融模式缺乏监管的后果。
手机钱包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也有巨大的金融风险:钱包中的沉淀资金是否可以用于其他用途,余额宝能抵御多少挤兑风险,钱包如何监督洗钱和套现等。所有这些风险都是手机钱包为用户提供便利,但也为犯罪提供便利。
总体趋势不能违背。手机钱包变成超级银行卡的过程中会有各种挑战和风险,但公司面前的情况是此时不作为,未来将无所作为。特别是,面对互联网公司的激烈攻势,如果大银行继续抱着躺着赚钱的幻想,迟早会难逃成为渠道的尴尬。